1 水塔的特点及发展演变
在传统工业中,水塔作为一种储水、配水和调压的独立构筑物,广泛存在于工矿厂区。为了获得较大的压强,顺利向厂区各个地方供水,水塔一般砌筑较高,外部形象高耸挺拔,由于考虑到水量和水压的特殊的功能需求和建筑物的安全,在建造工艺上往往精心考究。工业设施中的水塔至今已历经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早期的水塔一般采用木材、铸铁、砖石等作为建造材料,发展至今大多采用钢或钢筋混凝土材料。20 世纪70 年代后期,国外开始采用无脚手架施工钢筋混凝土预制水箱的实践( 如罗马尼亚、法国、巴西等) ,这使水塔构筑物在施工方法上发生了革命
性的改良,由原来的手工操作逐渐转向机械化,留下了许多带有那个时代工业印记的水塔,有待进一步的挖掘和研究。
2 旧水塔的价值分析
2. 1 历史社会价值
工业构筑物的历史价值在于它见证了一段工业时代的兴盛及淡出,与工业生产、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每一座水塔,都是一个厂区乃至城市历史的见证,都是城市记忆的表达,为研究当时的工业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凭证。水塔作为一种重要的集体记忆载体,蕴含了一代代产业工人的青春和理想,为其提供了重要的身份认同,同时也是周边社区共同的历史记忆,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
对水塔历史及社会价值的重塑,使得社区民众的情感纽带和公共认同感得以延续,对于旧工业区乃至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2. 2 景观生态价值
水塔由于其高耸的构造特点,自然成为一个工业厂区乃至整个片区的地标和城市景观交汇点,在视觉上具有独一无二的标示性和景观价值。同时,在心理上,水塔能营造出一种场所的独特性,当人们身处其中,通过对场所的定向和认同,体味到当时厂区的生活方式与存在状况,感受到水塔所带来的场所存在意义。这种蕴含了场所氛围的景观价值是一个厂区乃至城市地域文化精神的再现。水塔由于是用来储存水的容器,相比于其他工业构筑物,污染较小,其使用功能本身就具有生态再利用的价值,通过设备更新和水压调试等维护手段,旧水塔依旧可以为周边的居民及城市公共景观提供水源上的供给,这种可持续的生态价值对于缓解区域内的用水配水压力,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活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2. 3 结构空间价值
废弃水塔本身蕴含着显著的结构空间优势,造型的高大感、结构的牢固性、内部改造用途的高适用性使得这些旧水塔具有较高的再利用价值和广阔的改造基础。依据实体构造,水塔主要由水箱、塔身、基础和一些附属设施组成。作为建筑结构较高的构筑物,水塔质量主要集中于结构顶部,中间的塔身在竖直方向上承载水重、自重、活荷载并抵御竖向地震作用,在水平方向上抵御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水塔按照建造材料可分为钢结构水塔、砖石砌筑水塔和钢筋混凝土水塔三类。同时,由于水塔空间造型多种多样,按照塔身有无围合空间又可大致分为支架式水塔( 钢架结构水塔和钢筋混凝土支架水塔) 和筒壁式水塔( 砖石砌筑水塔和钢筋混凝土筒壁水塔) 两类,如图2 所示。支架式水塔外形轻巧,造价较低,但施工支模繁琐,时间较长。筒壁式水塔刚度大,抗震性能好,工期短,模板少,空间改造可能性较大。由图2 可见,水塔结构坚固,材料使用年限长,空间适应性再利用潜力大,其结构空间价值在再生改造上独具优势。